买保险勿“照剧本演戏”,北京保监局三条风险提示敲警钟
9月10日,北京保监局发布一起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不重视录音录像,“照剧本演戏”以至维权受阻的案例,对此,北京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销售可回溯,认真了解产品信息,固化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维护自身权益。
银行咨询理财产品时,销售人员推荐购买一款缴费期为五年的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并保证此款产品收益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张某同意购买该产品。随后,销售人员称根据监管机关要求,需要进行录音录像,张某只需在此过程中做出肯定回答即可。张某未多考虑便按照销售人员要求完成了录音录像。后来,张某发现保险合同约定与销售人员承诺不符,遂投诉至北京保监局。经调查,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认定销售人员的误导行为。
可以看到,案例中,消费者张某在某“上述案例是消费者不重视保险销售可回溯导致无法保障自身权益的典型案例”,北京保监局表示,张某未充分认识到可回溯制度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仅仅配合销售人员进行了“表演”,未要求销售人员将真实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导致后期维权出现困难”。
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
据蓝鲸保险了解,保险销售可回溯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根据《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人身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或通过兼业代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或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的,应当对销售的关键环节进行录音录像。